母语玩字—常用母语玩字法及其简单概要(一)
2013/1/8 17:43:31 阅读992次
常用母语玩字法及其简单概要
(一)故事表演法
例如:小兔跳 “小兔” “跳”
猴子吃香蕉 “猴子” “吃” “香蕉”
故事表演法的使用概要:
1、适用于有一定模仿能力的孩子
2、运用初期,老师或家长表演,由孩子来模仿的程序。当孩子适应一段时间,理解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再由孩子直接表演。
3、为增加孩子的兴趣,表演小动物时可适当化妆,如戴上面具,或头饰。
4、故事表演中所涉及的字要提前写在卡片上准备好,卡片不能太小,5厘米左右为佳,字体用彩色笔描绘,给孩子美感。
5、在表演认字的过程中,可布置一些轻快的音乐背景,调节孩子脑波,加深记忆。
6、故事表演要循序渐进最初一个短句甚至一个词,慢慢再增加成为一个故事,根据孩子的接受能力而定。
(二)玩字入手法
玩字入手法选择的时机往往是在孩子的情绪特别好或特别动感情的时候,某一些信息与情感交织在一起的时候,记忆的效果就特别好。是有意识利用潜意识记忆的一个有效途径。
玩字入手法是把字写在孩子的手上,同时调动了孩子的视觉、触觉,对于正常孩子来说,还有听觉,三觉合一,对于记忆里来说,无疑是三层加码,效果自然好。而触觉的接触也有利于缩短和孩子之间的距离。玩字入手,记忆入心。
玩字入手法使用概要
1、适用于3岁以后的孩子,要有一定的理解基础。
2、关键是抓住孩子的情绪,太高兴或太悲伤都不太适合,情绪要适当稳定下来。
3、此法运作起来很简单,一支笔即可。但要注意技巧,如未引起孩子的兴趣,可先写在自己的手上,孩子觉得好奇时,再写到孩子手上。
4、要求教师或者家长做个有心人,多关注孩子的神情,以便随时捕捉教育机会。
5、需抱着“只问播种,不问收获”的心态,不能强求孩子一定要记住。
6、可将孩子“玩字入手”的字作好记录,经常拿出来重温一下。重温时,先调动孩子的情感记忆,再引导到字上。